新闻聚焦
网站首页 /
新闻聚焦
喜讯!“蒋兴涛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2024年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扶持名单​
2025-09-18
(通讯员 蒋兴涛)近日,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蒋兴涛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2024年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扶持对象名单。这一荣誉,既彰显了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显著成效,更是对工作室全体成员凭借过硬实力深耕创新领域、勇攀技术高峰的高度肯定。 自“蒋兴涛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将其视为推进创新驱动、培育技术人才的核心载体,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引导工作室紧扣主责主业技术难点与公司高质量发展需求,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工作,成功培育出一批具备强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技术骨干,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工作室此次成功入选,核心依托自身扎实的创新业绩: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QC成果,凭借实打实的技术成果与创新实力通过评审。这些成果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深度落实到公司实际项目中。专利技术优化了风电设备核心运维环节,减少设备故障处理时长;软件著作权提升了生产数据智能化管理水平,降低人工统计误差;QC成果有效解决了生产现场的设备调试、能耗控制等关键难题,直接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支撑,助力生产经营指标稳步提升。 在申报准备阶段,公司深入研读评选政策细则,对照标准逐项梳理工作室的创新优势与特色亮点。同时,细致整理专利证书、成果报告等近百份申报材料,确保材料既精准贴合评选要求,又能全面、立体地彰显工作室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 此次成功入选,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在关键技术攻关领域持续发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深化探索的决心。未来,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将以“蒋兴涛创新工作室”入选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与支持力度,助力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人才梯队建设。同时,公司还将以这份荣誉为激励,在全体职工中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勇于突破、乐于钻研”的良好氛围,推动更多创新工作室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为推动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塔架吊装前质量监督检查
2025-09-18
(通讯员 朱醒亮/摄影 王晓龙)近日,风能公司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的塔架吊装前质量监督检查,标志着项目向风机吊装阶段迈出关键一步,为后续施工环节合规、有序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达坂城风电一场49.25兆瓦发电工程升级改造项目为“以大代小、增容扩建、等容改造”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节点,此次塔架吊装前质量监督检查重点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已完工程质量、塔架吊装准备工作等核心内容展开。 为保障此次质监顺利通过,项目团队前期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完善管理体系,组建专业团队,落实“日常巡查+旁站”机制及工程质量“三检制”;二是严控工程质量,对主要原材料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并取样送检,确保检测合格,工序符合标准;三是备齐技术资料,施工方案、强条执行记录及沉降观测记录均按要求备齐。 质监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经核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已完工程质量合格,吊装前各项准备工作充分,满足塔架吊装条件,同意项目进入下一施工阶段。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根据质监组要求,持续做好质量管控,有序推进风机吊装、集电线路架设、升压站及储能工程建设等后续工作,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日实现并网发电。 图:质量监督末次会议
锚定“光伏+储能”协同发展 夯实运营根基与人才储备——公司领导赴于田光伏场站调研
2025-09-10
(通讯员 杨娜/摄影 马晓建)近日,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黄乐一行赴于田光伏电站开展专项调研。此次调研聚焦“光伏+储能”协同发展,紧扣光伏电站日常运营管理、储能系统实际投运效果等重点内容,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复盘、一线交流,精准摸排场站运营关键节点,为公司优化新能源业务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实践根基。 在光伏电站监控中心,黄乐一行紧盯监控大屏实时发电数据,详细询问数据采集的精准度、远程调控指令响应速度等关键指标,并结合近期发电数据趋势提出要求:“通过定期数据复盘,精准定位储能运营短板,持续优化运行策略,提升整体效能。” 随后,黄乐一行深入场区,沿光伏组件阵列逐项查看组件运行状态,重点检查了组件表面清洁度、接线端子紧固情况及边框完好度。黄乐强调:“日常巡检是保障电站稳定运行、提升发电效益的关键,必须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坚决杜绝因巡检不到位导致的发电损失”。 在新建光伏配储项目现场,黄乐认真听取一线技术人员关于储能设备运行参数、“峰谷调节、余电存储”调度模式的汇报,查看储能舱外观密封状况,细致检查周边消防设施、防雷接地装置等配套设施的安装与运行情况。 结合此次调研情况,黄乐就后续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要深入研究储能技术与光伏产业的融合路径,积极探索“光伏+储能+充电”多元化发展模式,不断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二要制定分层分类培训计划,针对性开展光伏组件检修、储能设备故障排查等实操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技术比武、现场实操考核,安排技术骨干赴先进光伏储能项目考察学习。此外,建立“导师带徒”机制,由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结对指导青年员工,加速人才成长。 下一步,公司将聚焦“新能源+储能”协同模式落地,持续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提升电站运营效益。 图一:储能现场调研 图二:中控室调研
05
2025.09
致敬辉煌历史 凝聚奋进力量——风能公司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通讯员 方海涛/摄影 马燕 赵毅峰 刘石磊)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深刻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传统,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强化党员党性修养,风能公司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通过集中观看与自行观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见证这场盛大阅兵式,感受祖国风采,凝聚奋进力量。 图 风能公司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此次阅兵式亮点纷呈,所有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更是首次展示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体现了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军适应未来战争、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的强大实力。对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而言,此次阅兵不仅是展示国家强大国防力量、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仪式,更是全体党员接受思想洗礼、强化使命担当的生动课堂。 随着雄壮的国歌奏响,全体在场同事自发起身,面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庄严行注目礼,浓浓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在现场激荡。观看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跟随讲话回顾那段烽火连天、浴血抗争的峥嵘岁月,缅怀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深刻感悟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以及中华民族在苦难中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英雄气概。随后,全体人员全神贯注,目光紧追受阅队伍与装备,当看到受阅官兵迈着铿锵步伐、展现威武英姿,先进的国产武器装备依次驶过天安门广场,现场不时响起由衷的赞叹。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观看阅兵深受震撼、倍感振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为祖国如今的强大实力感到无比骄傲,决心以此次观礼为新的起点,将内心的震撼与感动转化为扎实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风能公司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模式,在新能源领域勇担使命、锐意进取。公司全体员工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与公司携手共进,以实干践行责任,以奋斗书写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企业力量。
Read More
22
2025.08
赋能AI应用 驱动创新发展——风能公司开展人工智能专题培训
(通讯员 曹静/摄影 方海涛)为提升公司员工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8月18日,公司邀请行业专家为全体员工开展了题为“人工智能简史与如何在企业落地应用”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现场+直播”方式,本部员工齐聚培训室,场站员工通过钉钉直播同步参与,公司上下掀起人工智能学习热潮。 培训围绕五大核心模块展开。在“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模块,老师系统梳理了从图灵测试到现代AI的发展脉络,重点解析深度学习突破、大模型崛起等关键节点的技术变革,帮助员工建立起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坐标系;“基本原理”部分则结合通俗案例阐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概念,将复杂算法转化为“机器如何学习识别图片”“语音助手如何理解指令”等生动场景,老师还现场为全体员工进行演示。最受关注的“落地应用”环节,老师详细介绍了GPT-3等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处理中的应用、3D建模模型对设计流程的优化、SunoAI等音乐生成工具的创新价值,更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展示如何利用提示词提升AI工具效率,厘清提示词与Agent的本质区别。 随后,老师又以Trae为例,带领员工们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自然语言指令驱动AI自动编程,完成界面设计、数据字段创建、模块搭建,实现需求到成品的快速落地。员工们在讲师的指导下,亲自上手实践,逐步掌握了使用技巧,深刻体会到AI编程在提升办公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方面的巨大潜力。 为巩固培训效果、加深员工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公司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业务,完成至少一项AI技术实践成果,同时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进行统一汇总,后续由本次培训老师针对汇总问题开展统一答疑,确保员工能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未来公司将继续投入资源,构建学习型组织,将更多AI应用运用到合适的工作场景,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  培训现场  
Read More
18
2025.08
高温下的“降温保稳”攻坚战
(通讯员 李龙/摄影 宋常健)盛夏时节,日间气温持续攀升至38℃以上。在如此酷热的环境中,SVG设备承受着严峻考验。加之设备的散热片、风扇等关键部件积累了一定灰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热量散发,不仅会降低设备内部绝缘材料性能,还会增加短路、漏电等安全风险,对高温季节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 为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近期,风能公司达坂城风电场提前部署、精准施策。在完成日常机组检修消缺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高温易引发故障的SVG设备,打响了一场“降温保稳”的攻坚战。 工作开展前,运维人员严格依照既定工作方案,遵循安全规程,认真办理相关工作票,并提前准备好所需工具,为后续工作做了充分准备。在停电窗口期,检修人员顶着戈壁滩的滚滚热浪,争分夺秒地推进SVG一、二次侧设备清灰作业。他们身着厚重的工作服,佩戴防护手套与护目镜,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作业时,他们小心翼翼地拆卸设备外壳,手持高压气泵专注清理每个缝隙,遇到顽固积垢,便用小刷子配合气泵仔细清扫。对于新滤网,他们仔细核查尺寸与规格,确认匹配后再精准安装。同时,用酒精棉细致擦拭元件表面,连边角缝隙都不放过,每一项操作都力求精准规范。针对灰尘密集部位,更是进行反复清除,绝不放过任何一处灰尘聚集点。 除此之外,运维人员还同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设备连接部位、绝缘材料外观、电气元件性能等逐一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经过检修人员的紧张奋战,供电恢复时间较原计划提前3小时,设备表面焕然一新,散热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此次清灰作业不仅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更体现了运维人员在极端环境下坚守岗位、迎难而上的责任与担当。下一步,达坂城风电场将持续加强设备运行监测与状态评估,结合高温天气特点优化运维策略,常态化开展设备维护和隐患排查工作,不断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为高温环境下设备的稳定运行筑牢坚实保障。  
Read More
15
2025.08
风能公司于田皮山光伏储能项目并网投运
(通讯员 朱醒亮/摄影 王岩)近日,风能公司于田新风及皮山日升光伏电站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运,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再添新业绩。 该项目包含于田新风、皮山日升两个光伏储能子项目,配备5MW/2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送出线路错峰输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自项目开工以来,建设团队多次优化施工方案,与总包、监理单位密切协作,精心组织、倒排工期,强化管理,于2025年8月12日实现全面并网接火。 项目的成功投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弃光率,提升设备有效利用率,增加电站发电收益,助力区域绿色能源发展。 未来,风能公司将继续深耕新能源领域,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推动能源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不懈奋斗!  
Read More
25
2025.07
学习交流拓思路 互鉴经验促提升
(通讯员 李安琪/摄影 马燕)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档案管理水平,优化档案整理归档规范,7月23日风能公司综合法务部档案管理相关人员前往新能源研究院进行档案管理专题学习交流,重点学习档案室建设、档案整理及归档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此次交流活动为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在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风能公司一行人员实地参观了研究院档案室,系统了解档案分类编码、标准化装订及规范存储管理全流程。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展现出的规范化操作与完善硬件设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在文书档案与科技类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方面,实现了高效检索与安全存储的有机统一,为风能公司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随后,双方就档案管理经验进行了深入座谈。研究院档案管理负责人分享了其在档案学习、培训及整理等方面的做法,重点介绍了通过邀请专业讲师授课、积极参加档案培训等方式,持续提升档案管理专业能力的实践经验。 此次交流为双方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后续风能公司与研究院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在档案管理领域加强协作互助,携手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为各自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档案管理基石。
Read More